5730图书馆_文献检索网站|提供PubMed和Embase数据库

回归原始的艺术—保罗·高更

   高更与梵高、塞上其名,是法国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出生于 1848年的高更,早年在还轮上工作,后服务于法国海军,还当过股票经 纪人。35岁时他辞去了银行的职务,致力于绘画,并在三年后与家庭断 绝关系,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高更起初沉浸于印象派的世界,但后 来他放弃了纯印象派的画法,开始走上了反印象派之路,追求日式绘画 的线条及明丽了色彩,并试图从他所钟爱的自然生活当中建立起自己 独特的画风。高更总是向往着远方,他对异国情调着迷,迫切要抛弃现 代文明和古典文化的束缚,回到简单质朴原始生活方式当中去,他不介 意过鲁宾逊的生活,带着这样的梦想他上路了,足迹满布四方。1891年, 43岁的高更远离巴黎喧嚣,来到了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岛,一座位于夏威 夷和新西兰之间的法属小岛,塔西尼岛。在岛上,他与当地土人一同生 活,并与土人的女儿同居。在这座小岛上,沐浴着南太平洋的灼热阳光 和大自然的芬芳。高更被这种原始牧歌式的自然生活深深触动。 
  高更主张舍弃细节与特征的绘画,把感受加以压缩,强烈而集中地 表现印象、观念和经验的三者的综合。从而使艺术具有力感、率直性,具 有普遍的象征主义。 
  高跟的艺术活动的表现说明了当时欧洲艺术回归原始、最求表现 生命的源泉。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在这 幅画里面充满了高更对生命的思考,这是高更以最大的热情完成的作 品,在这之前他贫困交加,处于去生活的压力高更走到了自杀的地步, 在被救之后产生出极大的创作欲望。面对死亡高更并不恐惧在他的美 学观点中死亡成了他梦幻的一部分,他把梦中的想象加上他对塔西尼 的感受综合成这副画的构图,画出了这样一幅传世名作。画面色彩单纯 而富有神秘气息,平面的造型手法使得東方的装饰性和浪漫色彩显得 更浓。在绚丽的画面中,暗寓这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性的追问。 
  高更有着被外人看来特立古怪的人生,据说就连梵高丢掉的耳朵 都跟他有关系,离经叛道的天才有着自己对于艺术独特的感悟和追求, 要不然他怎么舍得抛弃凡尘俗世的一切诱惑和束缚,去过与世隔绝的 海岛生活呢。高更是一个追梦人他可以为了追求梦中的绘画世界放弃 对世俗的欲望。他是那种对一般意义上的生存贪婪冷眼处之的人所以 他才拥有这样明锐的观察力,他将他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结合到 自己的创作情感之中。所以他的绘画能给人以痛感,使得观看者有种置 身塔西尼岛的感觉。 
  “一个人的作品就代表一个人的本生。世界上又两种美,一种来自 天生的灵性,一种来自后天的学问。详细的来说,这种灵性和学问的结 合后加以润饰,即产生一种极为复杂而丰富的美感,而艺术就在于探讨 这个美感”这是高更生命生命最后对世人莫里斯,“进来艺术被科学带 入歧途,画家们失去了原始的感性,失去了灵性,甚至说可以失去了幻 想力,他们盲目的想追寻一些画画根本没能力表现的内涵。结果,他们 只能人云亦云,一单独立就失去了自我。对我来说,所有被人那里学来 的东西都阻止我前进,所以我要大声疾呼:没有任何人能教导我。也许 我懂得少。但我很欣慰这一小部分知识完全来自自我。有谁知道,哪怕 很小的自我,经过磨练,也能发挥万世的光芒。”高更总结的简单却直至 人心,我们现在的美术不也是这样吗?人云亦云,一味的追求技巧、色 彩,逐渐的消失了自我意识,回归原始的本能我想应该的值得考虑的一 个问题,他不是野蛮是艺术的重生。高更用他的一生总结了他对艺术的 态度,也是这一点自我使得我们现在的艺术史有多了一位大师,也许高 更的成功难以复制,但是他对于美的认识,对创新的追求是我们要好好 学习的。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2013届研究生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573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5730网   © 2014-2019 冀ICP备14004650号-1